近日,記者走進福鼎市管陽鎮茶陽村山羊養殖基地,多名工人正在加緊安裝標準化羊舍。基地負責人汪敬財介紹,目前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第一批山羊將在12月初“入住”。明年1月全面竣工后,預計可養殖5000至6000頭山羊。
在此之前,汪敬財已在崳山島探索出一套“玉米種植—山羊養殖”種養模式。“以前村民們摘完玉米后,葉子和秸稈就毀棄了。我就想能不能利用起來喂羊。”動了念頭后,汪敬財可嘗試著將秸稈粉碎作為青儲飼料喂養山羊,再將山羊產生的糞便進行發酵制成有機肥施入農田,既“變廢為寶”,又促進農牧融合。
今年,為發展新型種養模式,福鼎市加大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撐,在重點鄉鎮積極推廣“玉米種植—山羊養殖—羊糞施肥種茶”等循環生態農業,用高效益畜牧業哺育糧食種植,糧食種植再反哺畜牧業。
跟著政策走,管陽鎮先行先試,重點扶持建設標準化示范羊場,統一羊舍設計、統一建設標準、統一養殖標準,通過推廣撂荒地種植玉米,玉米秸稈青貯及氨化技術,提高玉米秸稈飼料利用轉化率、山羊圈養等技術,并以新型種養大戶作為示范點進行推廣示范。在此契機下,汪敬財也在茶陽村流轉了100多畝地,計劃用羊糞施肥,打造綠色生態茶園。
“我們基地按標準化建設,比如這羊床底下,設置了自動化輸送帶,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養殖量,設計羊糞的清理時間,時間一到,輸送帶便會自動工作,無需人工清理,既保證了羊圈衛生、羊群健康,也節省人工成本。” 汪敬財介紹說。
該基地建成后,計劃就近回購秀貝、茶陽等村玉米秸稈加工成山羊養殖飼料,羊糞通過發酵來轉化成有機肥料,提供給附近生態茶園,補充茶樹營養,提高茶葉品質,讓茶葉種植與特色種植業相輔相成,形成立體循環的生態農業體系,以種養循環模式促鄉村振興。
“我們將村里的撂荒地進行流轉,種植玉米、地瓜,許多閑置的土地都盤活了。這樣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解決了一部分村民就業,同時每年還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7萬元。” 茶陽村黨支部書記汪福驗說。

主題教育丨解鎖家門口的“運動自由”→
【憲法宣傳周】美好生活“憲”給你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會召開
第四批福建援疆隊到我市開展助老健康咨
福鼎市聯合片區執法辦公室揭牌成立
市工商業聯合會十二屆二次執委會議召開
福鼎:為戶外勞動者筑“憩巢”
磻溪:造林復綠 建設“生態磻溪”
福鼎:西宅苦柑迎豐產 果農增產又增收
太姥山鎮舉行“緬懷民族先烈 弘揚愛國
福鼎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高清)頻道正式開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都是喝酒惹的禍!這兩起案件,法院判了!
取保期間再酒駕!福鼎法院審結一起危險駕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網絡中國節?中秋】餅花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