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王婷婷)盛夏時節,走進福鼎市前岐鎮,山林茂盛,馥郁果香伴隨著熱浪撲面而來,一顆顆水蜜桃俏立樹梢,粉綠交錯,成為食客們惦念不忘的夏令珍品,也是果農們增收的“搖錢果”。
作為“水果之鄉”,前岐鎮多年來始終重視發展壯大特色農業產業,持續優化水果品種結構,提升果品品質,推出四季柚、東魁楊梅、水蜜桃、蟠桃等一批叫得響的優勢特色水果,打造名優水果品牌,全力推動鄉村振興。2021年,該鎮水果種植總面積14103畝,總產量15243噸,總產值約1.4億元。
擇優而種“四季”不斷檔
早上5點,前岐鎮柯灣村過海石自然村村民陳正棖提著果籃,穿行在低矮粗壯的桃樹間,采摘新鮮水蜜桃,汗水伴著豐收的喜悅飛灑。
“在山坡、村旁一共種了200多棵,有長果和圓果兩個品種。”陳正棖介紹,家里從爺爺輩開始就一直以種植水蜜桃為業,三代人在這方水土辛勤勞作幾十年,一代一代更迭選優、嫁接改良品種,最終成就水蜜桃肉厚汁多、皮薄味甜、香味濃郁等特點。
“一棵桃樹平均產量100多斤,果品最高甜度可達到17.5,最低也有15.5,都會比一般的水蜜桃甜度高。”陳正棖說。
柯灣村駐村第一書記歐陽海松表示,該村山海風光好,土質肥沃,是種植水果的天然寶地。為保持品種純正,村民們約定俗成每年選優嫁接、去除次品,并推廣覆蓋周邊各村,“7月中旬到8月上旬是采摘上市期,每公斤可賣到20至30元。”
不止水蜜桃,近年來,前岐鎮在各類優勢特色水果的品種培優方面持續發力:選育紅肉獼猴桃變種,抗逆性強,果大、風味濃甜可口,較耐貯藏,藥食兩用;引進東魁楊梅母株擴大種植面積,并積極改良東魁楊梅樹苗,所產果品個頭大、產量高、經濟效益好;主栽紅心李,三年結果,四年豐產,是鮮食加工兼用品種,市場廣闊……
經過一代代果農的努力,前岐鎮“果籃子”更新換代,日益繁盛,逐漸形成地域優勢和規模優勢。目前,前岐鎮共種有水蜜桃、四季柚、李子、東魁楊梅、柑桔等多種特色水果,主要分布在柯灣、照瀾、小岳、前岐、西宅、龜嶺、武洋等村,形成“四季采摘”不斷檔,產業發展可持續性強。
科技創新撬動大產業
在前岐鎮照瀾村道路一側,福鼎市豐盛紅陽農業專業合作社內,棚架縱橫交錯,棚內配備了全自動噴灌系統、太陽能殺蟲燈、物理防控誘捕器等多種現代農業設備。
“市場為導向,品質為根本。我們嚴格按照三標種植水蜜桃,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運用人工授粉、生草栽培、保鮮儲存技術等‘五新’技術,提高了質量,才不愁賣。”合作社負責人潘玲根說,在大棚精心呵護下的獼猴桃比露天種植的果品產量高10%至20%,甜度高1度,也更加美觀。
今年3月,該合作社進一步攜手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開展種子資源保護、技術提升與運用等合作。“我們還為每個果品賦碼,實現一品一碼可溯源。”潘玲根說,在科學種管的同時,獼猴桃也往縱深處發展,加工成果酒等產品,提升附加值。
深化技術創新,狠抓提質增效,前岐鎮邁向現代特色農業的步伐更加鏗鏘有力。
“針對不同水果,我們推廣不同新技術,比如在楊梅林、四季柚果場修建軌道車,降低運輸成本,對部分果品開展機械化洗果、熱塑封裝、網袋包果等,著力推動水果產業走上專業化道路。”前岐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副主任汪昶說。
在此基礎上,該鎮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建設示范果園,向綠色優質高效方向發展。去年,在福鼎市農業農村局指導下,前岐鎮大蘭果場建立四季柚“五新”技術集成試驗基地10畝,示范基地75畝,并充分發揮主產區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用,強化四季柚生產技術培訓、指導、農資服務、市場管理等服務,有效提高果實品質和產業經濟效益。
打響品牌好果銷全國
“收到桃子后,記得吃多少洗多少……”盛果期一到,福鼎市豐岳種養專業合作社直播間也熱鬧了起來,主播嫻熟拿起剛摘下的水蜜桃賣力吆喝,吸引眾多食客下單。
“相比老一輩桃農肩挑手提、走街串巷‘叫賣’,電商銷售渠道更寬廣,方式更靈活。”負責人余清軍介紹,該合作社從2018年“觸網”,主推當地東魁楊梅、水蜜桃、油奈等農特產品。
采果期間,余清軍會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果農銷售需求,“大多數果農基本可實現自產自銷,部分產量多、銷路少的我們就統一按市場價收購。今年,針對運費貴、運輸途中損壞等問題,我們升級更換了包裝,并通過福鼎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與郵政、順豐等快遞合作,讓水果能寄得穩、賣得遠、收得快。”
巧用“互聯網+”,大蘭果場等也開始與電商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打開農產品互聯網銷售新平臺,致力將好果銷全國。
一邊注重“吆喝”,一邊創建品牌,前岐鎮“兩條腿”奔跑,努力實現“1+1>2”的聚合效應。“為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我們準備統一打造包裝農產品品牌,并借鑒福鼎白茶的推廣模式,組織參與“農博會”、舉辦農旅文化活動等形式,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汪昶說,讓產品“走出去”的同時,也要將“游客”引進來,做好產業延伸文章。
著眼全域,前岐鎮加快照瀾村桃花島建設、果鄉花海和旅游服務中心建設等工程,推進西宅村果蔬基地建設和山河溪旅游資源挖掘,開發橋亭等山區村生態休閑、戶外運動、徒步行走和休閑燒烤等主題旅游點……“串”起綠水青山,打造美麗鄉村旅游帶,推動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