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 帶動縣域經濟騰飛
從市區出發,跨過桐山大橋,往浙江方向車行10多分鐘,便到了被譽為“福建北大門”的貫嶺鎮,這里有我市“一園十區”中唯一的山區鄉鎮工業園——貫嶺工業項目區。走進貫嶺工業項目區,這里道路寬闊、通暢,標準化廠房錯落有致,企業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工人忙碌。
致力“一園十區”建設,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鏈條延伸,是我市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我市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依靠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通過改造提升汽摩配件、冶金泵閥、食品加工、醫藥化工、合成革、石材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扶持船舶修造、鎳合金、新能源、新醫藥、裝備制造等新支柱產業,積極引進石油化工、臨港電力、物流倉儲等大型海洋臨港經濟項目,并配套出臺扶持化油器、冶金泵閥、合成革產業發展和鼓勵外貿出口的暫行辦法,以及支持企業改制上市、鼓勵發展總部經濟、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力助推了全市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目前,全市現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級創新型企業3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企業2家,省知識產權試點企業2家,專利授權量95件,“中國馳名商標”4件。
招商引資和項目帶動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近年來,我市積極轉變招商觀念,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大力實施回歸和承接戰略,強化對浙南至長三角、閩南至珠三角地區的項目對接,依托各地商會、企業家社團組織促進鄉賢回歸創業,先后引進了德諾紙業、晨冠乳業、遠大服飾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香港華懋、龍江生態城、高鐵城城市綜合體等城市建設項目,努力在重大支撐項目落戶上實現新突破。與此同時,今年我市還研究出臺了《福鼎市2013年重點項目工作目標及責任單位》、《福鼎市重點項目推進管理暫行辦法》,探索創新推進重點項目“三人小組”模式,把優化環境作為招商引資的基礎工作來抓,“筑巢引鳳”,努力營造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的投資環境。據悉,今年我市已簽約項目17個,總投資98.37億元。簽約項目中已報批注冊14個,注冊資本2.94億元,履約率82.4%;有10個項目實現到資,到資率58.8%,累計到位資金2.87億元;有8個項目動工建設,動工率47.1%。
建設中的太姥大道地下人防商業城 郭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