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8督導組的關心指導下,我市按照寧德市委的統一部署,在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做優做亮做特“自選動作”,卓有成效,得到督導組的充分肯定。今日本報特刊發葉家松組長撰寫的文章,以饗讀者。
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福鼎市委、市政府率先決定把節省的公務經費用于城鄉困難群眾,并撥出專款建立政府購買服務基金,向慈善機構購買服務,填補了我省政府購買服務的空白,是個創舉。這件事的意義在于,踐行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的是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干部得教育后的觀念轉變,增強了民本意識,探索的是社會治理的新模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強調,要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這表明政府轉換職能后,將通過更多途徑來支持慈善機構等社會組織的發展,體現了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激活社會組織活力。
一個國家體系正常情況下應當包含政府、市場、社會三大組織角色。改革開放30多年來,最大的價值是從之前比較單一的政府組織培育出了很大規模的市場力量,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市場的壯大,政府和市場成為兩大主導者,而社會力量一起沒有得到發育,不但社會組織發展不完善,而且社會組織發揮的作用也不到位。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靠政府和市場兩者還可以玩得轉,那么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現缺了社會這條腿,日益玩不轉了,亟待重新發現社會組織的價值。
社會組織指的是由一定聯系、相互依存的人們組成的超乎個人的有機整體。它是人們的社會生活體系。比如說行業協會、商會、慈善基金會、智庫、社區等都是社會組織的表現形式。社會組織不僅可以充當調節社會財富分配格局的補充手段和潤滑社會的工具,而且扮演著促進社會融合與社會團結、增進社會凝聚力與向心力的正向引導者角色,同時還是社會自我組織、自我治理、自我發展的有益機制。因此,社會組織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應當具有獨特的功能與地位,應當是政府推進社會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合作伙伴。
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這既是深化改革的一個關鍵領域,也是穩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簡政放權不僅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權,政府向市場放權,而且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政府向社會放權。既然政府要向社會放權,社會就需要具有執行力的社會組織來承接,才能避免重走過去“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老路。國務院出臺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依法在民政部門登記或經國務院批準免于登記的社會組織成為購買服務重要承接主體。福鼎市政府的做法充分體現了這一精神。福鼎市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從管理型轉為服務型之后,強調的是服務功能,不是事事都要親力親為,而是在為市場、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共同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增進人民福祉。這樣,政府就能有效地克服既當裁判員又做運動員,與市場、民眾直接走向沖突對立面,減少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降低沖突硬著陸的可能性。
我們有理由相信福鼎市成立政府購買服務基金這一創舉,不但必將大大優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而且必將成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