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許一凡)7月22—23日,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輕車簡從,深入我市開展“四下基層、四解四促”調研活動。他強調,要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政策扶持,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百姓富、生態美”小康社會建設。寧德市領導藍興貴,我市領導陳其春、包江蘇參加有關調研活動。
兩天時間,廖小軍一行入鄉村、訪農家,進企業、看項目,察情況、議發展,先后深入硤門鄉、疊石鄉、貫嶺鎮、雙岳工業園區、前岐鎮等,了解察看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企業生產經營、項目推進等情況,看望基層干部群眾,與他們一起商討加快鄉村開發、經濟發展,增加收入、改變面貌的措施辦法。
位于疊石鄉蘇山村竹嵐里的蘇景農業生態休閑農莊,是一個集生態農業、特色餐飲、休閑避暑等配套服務設施于一體的閩浙邊界農家樂項目,目前已建成林木、菜地、果園等面積1000畝。22日傍晚,廖小軍沿著山路,察看了農莊建設情況,并與農莊負責人張月寶進行了面對面座談。他說,發展農業生態休閑農莊要“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優、人優我廉”,才能吸引游客,才會有更多回頭客。他鼓勵老張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聘請農技專家,組建專門隊伍,根據當地地理、氣候條件引種高附加值的市場適銷產品,把農莊建設成為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推廣基地,并以農莊為龍頭,通過典型引路,不斷壯大規模,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當晚,廖小軍夜宿疊石鄉,與鄉村干部、人大代表、企業負責人等圍繞農村生產、農民生活進行座談。
前岐鎮地處閩浙交界,沿海有2個萬畝圍海墾區,山海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美譽。廖小軍要求,鎮里要注重村鎮建設規劃的前瞻性,著眼長遠、高起點科學規劃,再分步實施;要主動接受浙南與本市雙岳工業園區的輻射,承接產業轉移;要依托區域、資源優勢,遵循“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寧可少一點,也要實一點;寧可少一點,也要環保一點”的發展思路,抬高門檻,加大力度招商選資,在壯大經濟總量同時讓廣大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充分就業,以商補農、以工補農,增加非農收入,實現節能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貫嶺鎮透埕村鐵皮石斛種植基地一期開發25畝,已完成25個大棚搭建,現在正在開展種苗的前期準備工作。廖小軍詳細了解了當地氣候、地質等自然條件、種苗來源、銷售渠道以及基地的發展思路。他建議基地負責人把透埕村當作種苗試驗與培育基地,到周邊適合種植的山區鄉鎮發展林下經濟,帶動群眾擴大藥材種植面積,形成山地開發規模效益。
“四下基層”期間,廖小軍還看望慰問了沙埕鎮臺山島、崳山鎮崳山島駐島部隊官兵和堅守在防抗臺風“麥德姆”一線的干部群眾,察看了前岐鎮柯灣梅灣避災點群眾安置以及柯灣避風錨地漁船回港避風等情況,檢查指導防臺抗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