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一個商業營運模式
“現在一層店面租金1萬多元。如果沒有商會牽頭建設了這條步行街,我的房子也值不了那么多錢。”62歲的龔能權原是當地供電部門的一名抄表員。10多年前,當龍安商會發動大家參與建設商業街時,許多人表示質疑和反對,而他卻認定值得試一試。
龍安商業步行街是一條標準化的步行街,全長870米,寬18米,路面是統一的大理石方塊鋪成,統一的外立面招牌,設置統一的立體變幻路燈和統一制式燈箱廣告。2012年,步行街正式建成并投入運作,成功吸引147家商家入駐,在全市首次實行統一店面租金,實施規范化經營,成為當地群眾購物、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
“一樓能開店,樓上能出租,這是大家原先都不敢想象的期盼。”龍安商會會長李尚環說,當時這里是一個外觀差、路況差、衛生環境差的地方;居民來自四面八方,思想不統一,難以協商。雖說要建一條規范的商業街,可大量的資金投入如何籌措,建一個什么樣的商業街,能否成功招商運營,大家心中都沒底。
為了讓群眾相信,龍安商會組織會員及群眾代表前往上海南京路、溫州五馬街、蒼南等地考察取經,再召集沿街業主反復交流、協調、溝通,讓大家心中有個譜。
光說還不行。龍安商會還主動組織會員出資出力,率先實施路面改造。同時,商會積極協調銜接各臨街業主,采用分期付款、店面出租抵押等方式出資,逐步贏得群眾的認可支持,并主動按要求投入建設。
房屋改造是建設商業街的一大難題。傳統的民房都是一戶一梯,樓層空間小,不利于商業運作。為此,龍安商會又一戶一戶上門“說服”,有房產的會員帶頭示范,打通隔墻,將一樓的每四戶房間并為一間,擴大空間,用于店面出租經營,大大提升了民房的商業價值。“現在有的一戶整體樓房每年可出租5、6萬元。”龍安商會副會長倪守枝說道。
在這種獨特的商業運營模式的啟發帶動下,龍安美食街、龍安建材市場也相繼建成,這兩個市場100多個店面,已有17家品牌商家入駐,帶動就業300多人。
有了前期成熟的運作模式后,2014年,在龍安商會的配合下,龍安開發區有了更大謀劃——啟動龍安金涵商業中心建設。項目以小區業主自行統一規劃建設為主,龍安商會主要負責協調小區各業主間在建設過程中的各項事項。
金涵商業中心規劃占地60畝,建成23棟樓房。金涵商業中心的建設以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的方式,形成更具居住和商業運作功能的商住小區。在建設上,形成一樓統一樓高為5.3米,4榴房屋共用一個樓梯的框架建設格局,一二層可作為商鋪,預計建成后可提供230個商業店面。
目前項目已完成13棟樓房的建設。建成后,將為龍安群眾提供一個集居家、娛樂、購物為一體的商業中心,可帶動周邊1700多戶人口就業,并帶動周邊居住區其他商業業態的形成,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
▲ 龍安商業步行街
▲ 龍安建材市場
▲ 建設中的金涵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