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我市休漁期的正式開始,沙埕港的漁民們放下桅桿,收起漁具,暫別風里來浪里去的生活。記者了解到,今年的休漁期,沙埕港的漁民生活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或忙著整修漁船,為九月出海做準備,或在岸上走親訪友,消遣娛樂,生活都很充實,繼續編織著與水上不一樣的岸上生活。
在這段休漁期內,暫別賴以謀生的大海和漁船,離船上岸的漁民究竟在忙些什么?近日,記者走訪我市沙埕港發現,除了修船補網、參加學習培訓等“常規動作”外,很多漁民還積極從事織網、到淺海灘涂“拾海”等副業幫補收入,休漁生活豐富而充實。
所有船只都已回港
小船穿梭在大船和岸邊為大船補給
20日上午,在飄搖的細雨中,記者來到沙埕港,漁港內有序地停滿了高掛紅色國旗的鋼質漁船,不時有補給必需品的小船往返其間。同時,船老大們都會趁著休漁期對漁船進行維修保養,讓漁船以最好的狀態迎接下半年新的捕撈季。
漁民都在各自家中制網
隨后記者走街串巷探訪那些休漁期間仍在忙碌著的漁民,感受別樣的休漁生活。在一家經營網具加工的家庭作坊里,老板老林正在指揮多名漁民編織黑色的拖網。見到記者拿著相機拍照,漁民們放下手中活計,紛紛躲避。老林就笑著解釋,這些人都是長期在海上捕魚的漁民,休漁期間在這里打短工,有點怕生。
鎮上的裁縫們加緊制作各類船上需要的帆布
林老板告訴記者,開漁前后一個月是網具加工行業的生產高峰期,大批漁船的網具更新、修補工作都在這段時間內完成。由于場地有限,漁民還可以將編織網具所需材料拿回家里做,按約定時間交貨,按件取酬。“在這里打散工的漁民每個月可以賺到不少的工錢,工作強度不大,可幫補一份收入。”老林說。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借助著海水退潮,人們在淺海灘涂里撿花蛤、抓魚蝦,這是漁民熟悉的“拾海”生活。休漁期間,很多離船上岸的漁民紛紛加入“拾海”行列。
一名正在“拾海”的漁民向記者介紹,到淺海灘涂“拾海”要掌握海水漲退潮的時間,產量不穩定,有時還得靠運氣。收成好的時候,他一天銷售的“戰利品”可賺幾百元,收成不好的時候則只有幾十元。“收獲的漁貨既可以拿來賣錢,也可以自家吃,所以漁民兄弟都喜歡‘拾海’作業。”
大姐介紹黑色漁網的是用來捕撈養殖黃花魚的漁網
休漁期漁村的婦女們當然也不能閑著,除了負責日常的家務活,剩余的工作就是補網。在沙埕的馬路邊上,大大小小的空地上隨處可見一張張擺放在路邊充滿大海的味道的網,她們的任務就是修補這些網。
制作捕撈螃蟹的漁網
對于常年出海打魚的沙埕港漁民說,休漁期就是大家團聚歡樂的日子,他們都希望在這樣的日子里能多多走親訪友,與親朋好友待在一起,吃飯喝酒聊聊天,放松身心。
在采訪過程中,也有漁民向記者發出這樣的感慨:海里的大魚幾乎快被捕完,現在捕上來的魚越來越小,真擔心以后連這小小的魚也捕不到了。夏季正是魚兒們產卵和生長的重要時候。伏季休漁不僅能夠保護幼魚,讓大海好好的休息,也能夠讓漁船在此期間好好整修一番,能在休漁期結束后更好的工作。
不管是在海上勞碌奔波的男人們,還是在路邊仔細地補網的女人們,心里都深深期盼著休漁期結束后漁船出海能夠平平安安歸來,并且有個好收成!
“幸福福鼎”編輯部(劉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