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廖詩雄)“以前有過地方建設一個加油站審批過程要半年到兩年時間。”“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是為了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便利化。”……11月1日,在市行政服務中心,來自福建省標準化研究院標準研究所所長王彬彬向在座150多人開展行政許可標準化培訓。今后,我市的行政許可審批將進一步實施標準化建設,行政許可事項、流程、制度等都得由“標準”說了算。
此次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組織,召集市直有關單位分管、經辦以及各鄉鎮(街道、龍安)分管、經辦共150多人開展為期一天的集中培訓。王彬彬所長通過行政許可背景介紹、兩項標準的解讀以及兩項標準的實施建議等方面,以理論、案例以及實際操作解答等方式,向參訓人員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此次培訓會是我省第一次在縣級政府部門開展的,力爭通過培訓充分運用標準化原理、方法和技術,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和提高審批效率,約束行政權力,防止尋租行為,規范自由裁量權,推進行政許可可預期、可操作、可驗證、可考核、可監督,在行政許可事項、行政許可流程、行政許可服務、行政許可受理場所建設與管理以及監督評價等方面更加規范化,為行政相對人到政府辦事提供便利。
對行政許可審批的分管、經辦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培養是我市行政服務中心提升行政服務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以來,市行政服務中心先后通過邀請專家開展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培訓會、窗口服務禮儀培訓等業務內容,不斷提升行政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推進行政審批各事項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計劃在2020年實現行政許可審批全面網絡化,審批材料全面電子化,屆時辦事群眾只要憑著一張身份證即可完成審批送達。”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李贊校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分批承接取消審批事項,持續優化審批流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目前,市行政服務中心共進駐50個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部門,外設13個分中心,將1410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00%進駐實體平臺和網絡平臺,現已建成投資項目綜合服務、商事登記、婚育聯辦、不動產統一登記、公安服務、便民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7個集成窗口,為辦事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
2013年以來,市行政服務中心先后共承接上級30多批次下放(委托)、調整、取消行政權力及公共服務事項650多項,做到承接、進駐中心、窗口授權、電子監管四個100%。同時,每年動態調整公布市直部門權責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等8個清單,并納入行政服務中心審批系統監管。今年按時間節點和工作流程開展“兩單融合”清單編制,共涉及全市40個部門,權責事項共5642項。已梳理公布第一、二、三批“最多跑一趟”事項清單1437項(不含國、地稅事項178項),占事項總數85.48%,超額完成省、寧德市要求的80%以上,通過窗口受理、快遞送達,實現“快遞幫忙跑、最多跑一趟”。
市行政服務中心還進行了審批流程再造實現“瘦身”,對各有關部門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的申報材料、審批環節和辦事流程進行逐項清理再造,編制新告知單、流程圖。精簡材料126項,壓縮辦事環節587個,按照“五個規范和”和“四個統一”要求,實現全市同類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同標準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