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翰,霞浦人,民國版《霞浦縣志·卷之三十一·文苑》有傳:“吳國翰,字鐵耕,邑拔貢生,小穎異,承其父芝圃孝廉庭訓,應童子試,即以冠軍游庠食餼。弱冠登拔萃科。時乃父任興化、臺灣諸郡教授,國翰千里省親,得歷覽山川風物,著之詠歌。而歐山、興安人士聞其名,延主講席。課士之余,與其鄉名流唱和,篇章益富。詩體薄風騷而轢漢魏,不作三唐后一言。書法真草隸三體,尤冠絕一時。年六十余卒。著有《蟫余吟草》,未刊。”
吳國翰出身書香門第,父策馨,字芝圃,為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舉人,歷任本省興化、臺灣府學教授。吳國翰才情飄逸,以聲律、書法見重于時,得到閩縣孝廉林茂春(號暢園,進士梁章鉅、舉人葉申藹之師)之賞識。他多次游歷太姥山,與秦嶼王面城(名世昌)交情猶篤,互有唱酬,嘗贈以“握別江頭雨灑衣,只今千里想容輝”之句。民國卓劍舟《太姥山全志》收錄有吳國翰《方子又超游太姥歸,具述山中之勝,喜而志之,以助臥游》五古,以及《望太姥山歌》七言古風,前一首為《蟫余詩鈔》所遺漏。
細讀吳國翰的這組格律詩,其格調雖不是很高,卻對山中風物多有描述,如四足魚(蠑螈)、素心蘭、太姥茶之類特產,特別是第十五首,提及山中寺院擊鑼驅虎之俗,為其他相關文獻所未見,從側面也反映出二百多年前太姥山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

剛剛,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我市舉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貫嶺站)之第八屆美
登高望遠 相伴相行
焦點訪談:為了大地春常在 殺出一條血路
海口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文明創建
山前:整治環境 樹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潤澤百姓生活
開展“斷卡”行動 打擊新型網絡詐騙
我市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
9000萬元!“全閩樂購·暢享寧德”全閩樂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
秋空明月懸 童趣滿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