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福鼎首創檳榔芋-大豆糧經套種項目在太姥山鎮茶塘社區順利完成驗收。測產數據令人振奮,檳榔芋套種的大豆平均畝產達459.8公斤,每畝可為農戶帶來2600-2800元的增收,這一成果標志著福鼎在提升土地效益、助力農民致富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驗收現場 驗收當日,農技專家們深入套種區域,對大豆的種植密度、植株長勢、病蟲害防治情況以及產量進行了全方位、精細化評估。驗收過程中,專家們還化身“田間顧問”,耐心傾聽種植戶在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并現場“開方”,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與解決方案。 “這個套種模式真是太好了!不僅不影響檳榔芋生長,還能額外增收,大豆在檳榔芋培土前就能采收,一點都不耽誤。”太姥山鎮種植大戶藍承建滿臉笑意地分享道。他的話道出了眾多農戶的心聲,也揭開了套種模式的神奇之處。 福鼎檳榔芋田套種大豆 原來,福鼎檳榔芋-大豆糧經套種模式巧妙地利用了土地空間,實現了“一地多收”。與傳統單一種植相比,這種模式有效盤活了閑置土地資源,為大豆生長開辟出“新空間”。更令人驚喜的是,套種大豆不僅沒有影響檳榔芋等主要農作物的產量,還帶來了額外收益。 芋田內套種的大豆 除檳榔芋-大豆套種模式外,福鼎還采用百香果-大豆套種模式,太姥山美果香家庭農場負責人江華算了一筆經濟賬:“今年預計增收54萬元左右,扣除人工、農藥、肥料等成本,純利潤能達到十七八萬元,這對我們農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增收!” 農民采收大豆 “我們首創的這種套種模式,經現場測產效果顯著。”福鼎市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潘明樹介紹,春大豆生育期短,其根瘤菌固氮作用還能提升土壤肥力,為后續檳榔芋高產創造有利條件,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增收的多重目標。他還透露,下一步將大力推廣該模式,在穩定糧油種植面積的同時,進一步激發芋農種植積極性。 據悉,為推動套種模式落地見效,福鼎市委、市政府從政策和技術兩方面發力,不僅出臺補貼政策“加油打氣”,還邀請農業專家為種植戶開展“一對一”技術培訓,從播種到收獲全程護航。目前,全市已設立25個大豆增產增效項目示范點,覆蓋11個鄉鎮,示范面積達2300.02畝,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屏山君|尋找鄉村振興“新坐標”
閩人智慧|群星璀璨!福建科學家的“含金量
梔香福鼎 只為等你
桐北社區開展“童聲頌文明 攜手筑新風
福鼎市溪美菰北獎助學促進會:深耕鄉村教
福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啟動2025年愛心護
我市六家企業列入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
市統戰系統專題培訓班開班
寧德市人大常委會檢查組到我市開展“千
福鼎綻開農旅經濟“新花樣”
福鼎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高清)頻道正式開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夫妻網店”一年賺90余萬元!以為一本萬
福鼎一男子向未成年人兜售“上頭煙”,從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網絡中國節?中秋】餅花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