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建管并重、統籌發展,城鄉建設全面提速
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完成城市建設戰役投資41.5億元,占年度計劃168.0%。著力實施城市建設“三加三”工程,百勝、潮音島、海灣新城等新區和中匯、新天地、財富廣場等綜合體建設加快推進,桐北、中山南路、前店等片區改造前期工作有效展開。龍山中路、龍山南路、古城南路、太姥大道(五里牌段)、延河路完成拓寬改造和“白改黑”工程;投入1400萬元整修城區背街小巷道路。完成桐山溪西岸5公里休閑帶、龍山溪斜坡綠化景觀改造,桐山溪東岸濱水景觀改造工程全面動工,城市綠化率達43%。深入開展治理城市“臟亂堵”專項行動,正三輪機動車轉型和出租車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城區190多萬平方米保潔工作全面推向市場化運作。
城鄉發展統籌推進。完成新一輪城鄉總體規劃綱要和131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小城鎮改革發展戰役共完成投資51.6億元,占年度計劃171.9%。繼續實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活動,“明星村·特色村”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柏洋村被評為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佳陽雙華村、磻溪赤溪村列為省第二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村。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全面落實重點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桐山溪水質自動監測站、龍安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投入運行。加快推進生態市建設,創建省級生態鄉鎮4個、寧德市級以上生態村87個。全面通過省級“家園清潔行動”驗收。植樹造林6.4萬畝,沈海高速森林生態景觀通道建設全面完成,森林覆蓋率達62.7%。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萬畝,整治海上違規養殖,治理“青山掛白”,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采秩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削減,萬元GDP能耗進一步下降。境內主要流域水功能達標率、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達100%,空氣質量長期保持優質穩定,生態環境持續保持優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