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成績已經出問題了,他們只想看到一個透明、公開的結果。“目前沒看到讓我們信服的證據。查分時,我忘記拍照留存證據了。8月31日就進入體檢階段了,招錄結果已經確定。陳嬌現在的心情很沮喪。”他說。
對此,李素貞表示,“我們有檔案留底,證明72.8分的真實性。對陳嬌夫婦造成的困擾,我們會考慮在合適時間向其道歉。”對于“現場是否有監控錄像”的提問,李素貞沒有回應。
近年來,媒體曾數次報道此類考試面試階段出現爭議事件。此前,青海省保監局在面試階段因“性格內向”拒錄考生一事,就曾引起廣泛關注。
中國人事科學院副教授豐存斌認為,公開招聘考試已經成為政府和事業單位等部門選人的基本方式。但是,從近年來出現的一些事件來看,面試環節仍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
豐存斌建議,就面試環節改進,首先應提高面試考試評價的準確性和針對性,這是公正性的前提。目前,在一般的面試中,考官要在短短10分鐘內,通過考生對幾個問題的回答,評判考生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溝通協調等。“這確實比較困難,客觀上也助長了面試問題和回答的程式化,導致評委打分容易趨于平衡,面試分差小。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到用人單位的實際,注意考題的針對性,避免千人一題。”
其次,應加大對面試參與人員的培訓和責任追究。“這是公正性的保證。目前,許多地方都要對面試考官進行資格認定,但多流于形式,有的考官是在面試前被臨時抽調的,對于面試的把握不夠準確。另外,面試工作人員盡管不參與打分,也應對其培訓。同時,必須建立責任追究機制,事后對考官面試評分評估分析,提高對考官要求。”豐存斌說。
“最后,要完善報考人員申訴環節,這是公正性的補救。”他表示,“目前,在公開招聘考試中,相關部門權責關系應進一步厘清,為報考人員建立完善有效的申訴機制,形成更好的制度救濟,考生有疑問時,能夠為其明確解答,保證考生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