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走綠色發展道路
從十七大提出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等四位一體,發展到黨的十八大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總布局,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在不斷豐富,內涵在不斷深化。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大報告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描述鏗鏘有力。
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毛小兵代表表示,科學發展關系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同樣關系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西部欠發達地區而言,生態文明尤其重要。“我們要吸取一些地方的教訓,不走拼資源、耗能源的老路,而要走又好又快的新路!”
走綠色發展道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峰代表表示,企業一定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改進節能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人民網記者申琳、楊明方、孫秀艷、張志峰、馬躍峰、錢偉)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報告深刻闡明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使我們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思考更深刻,認識更徹底,指導我們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連日來,黨的十八大代表紛紛表示,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科學發展,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
更加自覺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要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代表表示,十八大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的關鍵,在于充分挖掘科技、人才資源,推動人才創新創業。
“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新疆吐魯番地區行署專員伊力汗·奧斯曼代表對十八大報告中這“三個發展”感觸尤深。吐魯番地區正以“低碳、節能、綠色、宜居”為主題,全力推進“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暨自治區和諧生態城區和城鄉一體化吐魯番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