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平壤10月31日電 通訊:“所有志愿軍烈士都是我的父親”——一名志愿軍烈士后代的朝鮮尋親之旅
新華社記者江亞平 程大雨
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9周年紀念日,一批專程到朝鮮祭拜志愿軍烈士的中國人在平壤市兄弟山志愿軍烈士陵園鞠躬默哀,獻花祭酒。他們中間有一位71歲的老人鄧其平,其父鄧仕均是一名志愿軍烈士。
鄧仕均時任63軍187師559團團長,在1951年第五次戰役期間犧牲,埋葬在現屬韓國的洪川江畔。雖然朝鮮的大地上并未安葬他父親的忠骨,但鄧其平過去幾年多次到朝鮮祭掃志愿軍烈士墓。他告訴記者,每次來祭掃心里都能得到莫大的寬慰,因為在他看來,“所有志愿軍烈士都是我的父親,來祭掃志愿軍烈士,就是來拜祭我的父親。”
鄧仕均參加過紅軍長征,曾是全軍著名的特等戰斗英雄。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他隨部隊入朝。1951年5月,年僅35歲的鄧仕均在洪川江附近壯烈犧牲,家中留下了年輕的妻子、3歲的兒子鄧其平和5個月大的女兒鄧菊平。
鄧其平長大后到部隊參軍,他始終以父親為榜樣,發奮努力、頑強拼搏,十多年后也成為部隊的團職干部。后來他轉業到一家遠洋公司工作,直到退休。
鄧其平最大心愿就是找到父親的遺骸。2017年,他找到了父親的犧牲地,但由于當地的地形地貌已發生很大變化,找回父親遺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在尋親的過程中,他結識了一批有著相同命運的志愿軍烈士后代,也逐漸體會到眾多烈士后代渴望到朝鮮祭拜親人、慰藉相思的殷殷之情。
于是,幫助更多志愿軍烈士后代尋找父輩安葬地和到朝鮮祭奠親人漸漸成了鄧其平新的心愿。近幾年來,他通過多種途徑,陸續找到了一批志愿軍烈士后代,并多次陪同烈士親屬來到朝鮮,讓這些老人最終實現到父親墓地祭拜的夙愿。
“我現在幾乎是用全力幫助尋找烈士后代,以及幫助烈士子女尋找到他們父輩的安葬地,雖然付出了大量精力,還貼進去不少退休金,但我樂此不疲,因為我覺得這是對我父親最好的祭奠。”鄧其平說。
鄧其平說,找到這些烈士的后代和親屬很不容易,但更難的是幫助他們找到他們父輩的安葬地。
抗美援朝期間先后有240多萬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10多萬志愿軍將士獻出寶貴生命。眾多烈士安葬在朝鮮的大約70處烈士陵園內。鄧其平說,自己希望為更多的烈士后代到朝鮮祭奠親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市156名新教師入職宣誓
天幕智能座駕 榮威i6 MAX將9月16日上市
“所有志愿軍烈士都是我的父親”——一
中原茶文化節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越韻飄香”
福鼎:舉辦“一村一孝廉·一門一家風”主
我市開展涉漁“三無”船舶“封港清查”
我市舉辦2020生態清新·福鼎白茶“奇古
“福鼎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上線
市公安局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
福鼎文化藝術中心PPP項目五館主體落架
我市啟動科技·人才活動周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長醉太姥做食客
明代抗倭義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