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汪斯敏)對于福鼎市桐山街道福全社區的李賽蘭和林有振2名老黨員來說,2020年這個春節注定不平凡。一場突發的疫情,打亂了兩位老人與家人聚在家中共享天倫的計劃。
頭發花白,心卻始終如一的“紅”
李賽蘭已年近古稀,是一名退休律師,也是福全社區離退休臨時黨支部書記。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各處防護物資緊缺,她拿出家中僅剩的半瓶消毒酒精,自發的為小區電梯、公共區域的門把鎖、宣傳欄等處消毒。疫情期間,她放棄陪伴家人的機會,主動到社區防疫宣傳點,請愿協助參加防疫工作。
“您年紀都這么大了,在家好好歇著就行,外面太危險了!”李賽蘭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但李賽蘭說:“怕什么,做好防護就行,我是共產黨員更應該沖鋒在前,退休了但是我還干得動。何況社區環境我熟悉得很,疫情排查和宣傳工作很合適我。”戴好口罩,做好防護,穿上紅馬甲,李賽蘭來到了她的“工作崗位”。

跟著社區干部們,李賽蘭逐家逐戶走訪派發宣傳單,動員社區居民們過年期間盡量不要外出,苦口婆心地勸說大家出門要戴口罩,在各個小區出入口對過往車輛、行人測量體溫和入戶登記……李賽蘭的辛苦社區居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李賽蘭同志放棄了春節的休息時間,為了不辜負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少出門。”福全社區的群眾紛紛表示,在這些社區工作者的宣傳下,他們也明白了疫情的嚴重性,盡量少出門,出門也要戴口罩,不能讓大家的辛苦白費。
退休不褪色,守好抗“疫”后防線
在福全社區,像這樣“退休不褪色”的老黨員還有曾任福鼎一中校長的林有振。

龍飛鳳舞、筆翰如流,抗“疫”之心寄于筆端。“疫情就是命令,防護就是責任”“科學應對、群防群控、戰勝疫情”一條條紅色標語從林有振手中揮墨而出,很快鋪滿了案臺。“年輕人在一線堅守,我們退休黨員‘離崗不離責’,在后方做好宣傳,減輕他們的負擔。”林有振說,不論何時,不論年齡大小,只要胳膊腿兒還能動,就要出一份力。
在這場戰役中,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莊稼夫是福全社區的一名退休醫生,在這些退休黨員的帶動下,他積極投身到疫情當中,同樣也發揮了自己的余熱。
“一次性口罩一般只能使用四小時”、“廢棄口罩要丟到垃圾桶里,否則容易變成二次污染源”,2月7日下午,莊稼夫來到社區,利用自己專業特長耐心的向社區居民講解防控疫情、使用口罩等相關知識。“關鍵時刻,黨員的帶頭作用起了很大的表率,現在疫情這么嚴重,我在這個歲數還能為國家做點事情,我感到很榮幸。”莊稼夫說,雖然退休了,但是我還是一名醫者,疫情防控工作不結束,我不會退出的。
疫情當前,像李賽蘭、林有振、莊稼夫這樣自告奮勇的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擔當,堅守著在疫情中的工作,為了轄區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而努力,用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紅色大堤”。

【短視頻】《福鼎民兵筑牢防疫城墻》
福鼎:疫情防控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
【視頻】福鼎戰“疫”24小時
戰“疫”日記(一) |? 他們在最危險的地
堅持依法防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八閩戰“疫” ,吹響“工人先鋒號”!
心理干預聯盟再添重磅成員!省衛職院校企
嚴防死守 點頭鎮設卡確保萬無一失
磻溪:戰“疫”先鋒,筑牢“防火墻”
辟謠!福鼎沒有“封城”
看不見的付出,角落里的奉獻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福鼎:查獲一部特大超限運輸車輛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少年無證駕車墜入蝦塘 交警通宵處理現
王十月:島上一日
疊石關:見證千年風雨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