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繆起旺)冬季水田農閑時正是搶種油菜的時節,1月29日,市農業局組織科技特派員搶抓時間,走到田間地頭組織農民播種油菜,為我市來年春季油菜增產,秋季稻田增收作準備。

記者在赤溪村看到,在收割完的稻田里,綠油油的油菜苗在稻梗間隙中連片生長。俗話說,一畝油菜肥三畝水田;油菜既是一種經濟作物,又是一種具有觀賞性農作物;其根系能分泌有機酸、促進土壤中難溶解的化學物質活化,有效促進來年水稻增產增收。待到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游客們可觀賞連片的花海,回歸原生態旅游,助農增收。
“今天我們來到磻溪赤溪村,指導冬季油菜的直播工作,我們利用四十多畝的冬閑田種植油菜,種植油菜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冬閑田增加農民收入,第二可以增加景觀帶,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讓來赤溪的游客更有可觀性。”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闕玉林說道。

據農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我市油菜種植面積約為3000余畝,主要分布在硤門、磻溪、店下等鄉鎮,以傳統技術在山地、稻田里種植,隨著人工成本的提高,農戶以小面積分散種植為主,大面積連片種植較少,從而導致油菜傳統栽培效益持續下降。
科技特派員林宗學說:“油菜是福鼎市的傳統產業,這幾年由于經濟效益比較差,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農業局今年推廣了幾項新型技術,引進了一些高產、高油、低芥酸品種,推廣了輕簡化栽培和機械化收割,在我們全市大面積推廣種植,在磻溪的車嶺村、赤溪村,硤門的斗門頭村和店下的溪美村,在我們科技特派員全程的指導下,目前油菜長勢非常好,這也可以為我們鄉村旅游增添更多的色彩。”
據了解,油菜是主要的冬種作物之一,冬種油菜對促進全市冬種農業生產具有一定推動作用。利用冬閑水田和農地種植油菜不僅可增加一季收入,提高復種指數,繁榮農村經濟;還可美化鄉村,形成特色景觀帶,助力農村第三產業發展,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第三集
【視頻】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示
太姥勝境誰得識
福鼎1個!中國社會組織扶貧案例50佳名單
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名單(截至1月31日10時)
《福鼎白茶說》開播啦~
【短視頻】洋里溪灘涂
節目預告——全新茶業類訪談資訊節目《
后膽溪流域整治工程穩步推進
福鼎茶企:“花式營銷”備戰春節
張燈結彩迎春節
福建省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今日正式通車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孩子筆下的經典故事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