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臨近,廣大考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最后的復習備考。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散布高考相關虛假信息,制造販賣焦慮,組織實施詐騙,甚至誘導考生作弊,嚴重損害考生和家長切身利益,嚴重擾亂考試招生秩序。為此,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梳理匯總了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典型案例,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勿相信謠言,提高辨別能力,謹防上當受騙,切勿參與涉考違法犯罪活動,誠信參加考試,遵規守紀守法。 一、組織高考作弊難逃法網 【案例】 2019年高考期間,林某與劉某為牟取非法利益,策劃利用電子設備組織高考作弊。該團伙通過網絡結識了自稱能獲取高考試題的楊某。雙方約定,由楊某在考場內用手機拍攝試卷并傳給“槍手”作答,再由林某通過短信和聊天軟件,將試題答案發送給參加考試的滕某等2名考生。該作案團伙違法行為被公安機關及時掌握,楊某在考場內使用手機拍攝試題時被監考人員當場抓獲。 【提醒】 刑法修正案(九)增設了組織考試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罪,代替考試罪。組織高考作弊屬于刑事犯罪,參與者將面臨有期徒刑、罰金等處罰。近年來,公安機關與相關部門密切協同,對考試違法犯罪行為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廣大考生要嚴守法律法規底線,切勿一時糊涂,遺憾終生。 二、攜帶違禁物品自毀前程 【案例】 2021年高考數學考試期間,考生吳某違規攜帶手機進入考場,將一道幾何題拍照上傳至網絡,被相關部門依法查獲。依據相關規定,違規考生被嚴肅處理。 【提醒】 高考是國家教育考試。《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明確規定,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其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階段、各科成績無效。無論何種理由、無論是否使用,攜帶手機等通訊工具進入考場即構成作弊。提醒廣大考生,務必要遵守考場規則,切勿因小失大,影響未來前途。 三、誤信高考押題影響備考 【案例】 部分商家利用一些考生、家長的投機心理,將押題當成牟利工具,通過宣稱“神預測”“精準押題”、炒作“名師押題”“AI押題”等虛假宣傳手段,誘導考生、家長購買所謂的“高考押題卷”“高考猜題庫”“備考攻略”等。部分考生、家長誤將其當成備考“神器”、制勝“法寶”,不僅花高價購買,還影響了自身正常備考安排。甚至,還有不法分子通過制作釣魚網站,用發短信、網頁彈窗等方式出售所謂的“高考真題和答案”,一旦點擊后就會以“預付訂金”等名義要求付款。 【提醒】 近年來,高考命題持續深化改革,更加注重考查考生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突出反押題、反套路的導向。靠AI或所謂的“專家”押中題目的可能性極小。考生將大量精力投放到“押題卷”,不僅在備考時間安排上得不償失,也容易被不法商家所騙,帶來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損失。 四、輕信提前查分泄露信息 【案例】 騙子利用家長焦急等待的心理,高考結束后,通過偽基站群發短信,稱可查詢高考成績,并附有一個網址鏈接。考生收到此類信息后,點開網址鏈接,導致手機被植入盜取網銀的木馬軟件,或者要求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賬號等信息,被不法分子用于實施電信詐騙。 【提醒】 每年高考出分前,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招生考試機構都會提前公布官方查詢渠道,考生應通過官方渠道按時查詢,不要因一時心急上當受騙。 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遵守考試紀律,切勿相信謠言!

絕美!被問爆的夢幻花海就在福鼎這→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召開
事關2025年高考!考生及家長請注意→
福鼎“六一”的N種打開方式
屏山君|尋找鄉村振興“新坐標”
【視野】以魚養水,山水共生
八閩英雄氣 最憶在端陽
【網絡中國節·端午】變身“粽子”?福鼎
千“梔”百態入鏡來!短視頻達人在這里
2025年5月30日《福鼎新聞》
冠軍之夜,嗨翻了
福鼎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高清)頻道正式開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夫妻網店”一年賺90余萬元!以為一本萬
福鼎一男子向未成年人兜售“上頭煙”,從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網絡中國節?中秋】餅花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