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雨水漸漸多了起來。沒顧得撐上傘,管陽鎮沈青村黨員陳善流拿著測溫儀,匆匆地跑出臨時搭建的執勤站點。“因為之前通知宣傳做得比較到位,來往的車輛確實確實少了不少,但我們還是堅持在這里執勤,來往的人員只有持有閩政通綠碼和低于37.3度的體溫,我們才會讓他進入福鼎境內。”
陳善流所在的執勤站點位于浙江省泰順縣柳峰鄉,雖然設置在管陽鎮的邊界檢查卡口已全部撤銷,但管陽鎮仍立足本鎮實際,結合當地防疫需要,科學合理布局,創新出了一系列防“疫”新舉措,打出了特色防疫“組合拳”。
“共享式”防疫,合力抗擊疫情
攔截車輛、詢問情況、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我們管陽鎮共有3個村與浙江省有通車道路連接,兩邊來往密切。”陳善流告訴記者,雖然根據統一部署,設置在管陽鎮的邊界檢查卡口已全部撤銷,但他們也沒有絲毫的松懈,借助泰順省際邊界崗亭,派駐黨員志愿者、村兩委干部共同參與值守執勤,依舊對入鼎的車輛、人員進行嚴格檢查。
除了兩鎮值班工作聯動、信息互通外,管陽鎮還多次與浙江省泰順縣的柳峰鄉、仕陽鎮討論協調,初步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管陽地處閩浙邊界,兩地村民交流密切,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兩邊聯合對交叉居住的村民及時排查,努力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沈青村村書記黃偉江介紹到,他們每日都會定時定點與泰順方面的鄉鎮溝通疫情防控的內容,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
取長補短、互通有無,推動邊界疫情防控成效最大化。“兩邊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共享防疫經驗,不斷改進、不斷進步,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疫情防控一定會取得勝利!”黃偉江感嘆道。
“滲透式”防疫,實現群防群控
在管陽鎮西陽村,農歷每月逢“二”便是趕圩日,家家戶戶到集市采購。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趕圩日,街頭頗為冷清,只能看到偶爾一兩個人出門買東西。“每天都可以聽到巡街的宣傳,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能不出門盡量不要出門。”西陽村村民馬倩倩說,許多村民也都自發的加入宣傳或是幫忙做排查工作,而自己也在積極配合相關防疫工作,做到不給政府添麻煩。
“群眾之間的耳濡目染、口口相傳是最好的宣傳手段,因此我們廣泛發動黨員、群眾共同參與防疫宣傳工作。”西陽村書記吳為情介紹到,西陽村常住人口約7000余人,其中周邊村及泰順鄉鎮遷入占比近一半,排查難度大。針對這一特點,在村小組、街區、排棟選立“街長”、“棟排長”,建立防疫監督“耳目”,發放防疫袖章,開展巡街宣傳、排查,實現、聯防聯控。
孫振寶是西陽村村民,自疫情以來,他擔任了本排“排長”的職務,積極協助工作人員排查更新本排外來人員信息,做好本排的宣傳工作。“能在防疫工作中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我很很開心。”孫振寶笑著說,而且自己帶頭做好防疫工作,周圍的人慢慢受影響也減少了出門次數、開始注意日常衛生防護。
重點人員有人管、每條街巷有人巡、重點部位有人守、困難群眾有人幫……管陽鎮在落實好群防群控機制的同時,發動各類群防群治力量在重點路段、重點小區開展設點檢查、重點排查活動,實現了全民參與群防群控良性工作機制。
“集結式”防疫,為春耕助力
“為加快進度,經過疫情防控聯合工作隊工作人員的春耕備耕指導,我們在沈青村動員組織了30多名村民參與開墾種植玫瑰花苗100多畝,在當前因疫情防控人員暫停流動的時候,切切實實為群眾帶來了可觀的勞動力收入。”管陽鎮黨委書記丁宗明介紹到,疫情防控聯合工作隊由市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隊管陽分隊、鎮包村工作組整合而成,整合后的隊伍針對各村的薄弱處進行幫扶。
距離沈青村不遠的秀貝村,同樣在疫情防控聯合工作隊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春耕。“由于秀貝村的土地拋荒時間較久,種植難度大,黨支部通過動員群眾采取減免租金的辦法保留項目,爭取下一步繼續擴大種植。”截止目前,秀貝村平均用工30多人,也開墾種植了60多畝玫瑰園種植地。
為保障管陽鎮疫情期間春耕有序開展,疫情防控聯合工作隊還協助針對特色的檳榔芋、茶葉等農產品進行春耕方面進行指導,分組深入各村指導春耕工作。
“雖然防疫工作的壓力依然很大,但是恢復春耕的工作也很重要!”疫情防控聯合工作隊工作人員說道,“我們有信心,在打贏戰‘疫’的同時,做好春耕工作!”
高擎科學治理利劍,齊心合力攻堅克難,大“疫”當前,管陽鎮上下合力,以共享、滲透、集結“三式” 治“疫”,有效確保全鎮疫情防控工作的群策群力和走深走細,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汪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