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十二中的成長之路
2013-12-21 18:52:35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曾云端 鐘而贊 陳永遠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十二中進入穩健發展期應該是1998年以后的事情。此前,作為一所農村學校在教學質量上雖然也取得一些成績,但還不穩定,就像一個學生單科成績較為突出,但綜合素質有待提高。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鄭兆隊,十二中副校長。自1992年分配到學校工作至今已歷21年,他見證了十二中的發展。“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很好,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有些年份還不穩定,比如1994、1996年就考得一般。”鄭兆隊說,當然那時候的硬件設施也無法與現在相比。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一所學校教學質量好有其必然原因,不好也并非偶然。大約在1998年前后,以校長為首的校班子成員圍繞著如何使教學質量更加穩定這個主題,開始審視自身的原因。原因還是有多方面的,諸如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硬件設施較差,等等。“當時公辦英語老師才一個。”鄭兆隊回憶,與此同時其他學科的師資也很匱乏。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教學質量即便保持得了一年,也保持不了兩年,保持得了兩年也保持不了五年。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在眾多問題中,突破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瓶頸,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這在后來十二中對外匯報的一份材料中也提到:“治校之本在于師。在學校的各種資源中,我校始終堅持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當時,學校提出了一個“二八定律”,也就是先培養20%的教師,意在帶動80%的教師,最終營造一個積極、上進的教學氛圍。但這一切都需要經費,事實上這時候學校已經舉債30多萬元。那時候要想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但開弓沒有回頭箭,認清這個道理后,開始分步實施,分別采取了老教師帶新教師;送新教師外出學習進修,請教育專家到學校開展講座等。“為了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可以說我們是花了‘血本’。”一位校班子成員說。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經過近8年的努力,一支素質較硬的教師隊伍逐漸培養起來。在全校42名教師中,目前有寧德市骨干教師5人,福鼎市教壇新秀7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3人,寧德市優秀教師3人,寧德市優秀班主任1人,福鼎市優秀教師7人。這些“骨干”是構成十二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重要原素,有了這批教師十二中高質量的教學才能保證。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氛圍濃厚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多年來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勵精圖治,奮力拼搏,銳意進取,創設了寬松、和諧、進取、務實的工作學習氛圍。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僅僅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顯然不夠,學校若需長足發展,就要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簡單說,需要一個人人講教學,人人講學習的濃厚氛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最初階段,學校推出了《教學工作管理量化評估辦法》、《教師績效考核辦法》、《教師評聘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要求教師樹立起像“蠟燭”一樣的奉獻,“老黃牛”一樣的吃苦,“螺絲釘”一樣的鉆研等三種精神。當然教師及班主任的待遇也相應得到提高,工作積極性也調動起來。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與此同時,學校也把“以人為本”的思想引到管理中來,比如對班子講“心胸”,對教師講平等。十二中長期缺教師,包括校長在內的學校班子也都與教師一樣滿負荷兼課。久而久之,學校制度建設上升到一種人人講奉獻、追求和諧的校園文化。漸漸的老師們融入學校這個大家庭,愛上了這個學校。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學生的進步是老師最大的安慰,他們有出息了,我們也是一種榮譽。”說這話的是十二中年近花甲的政治老師吳鄭邦。他在十二中整整待了25年。他本來在福鼎八中教書(管陽中學),1988年上學期,十二中因缺政治老師,把他從福鼎八中臨時借到十二中上課,這本來是一種友好支援,不曾想后來竟調到十二中工作。在十二中短暫的教學中,他感受到這所學校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他決定調入十二中工作。事實上他有機會調離這所農村學校工作,一次是調到管陽鎮工作;另一次是調到城關某中學,但都因為深愛這所學校而婉言謝絕了別人的好意。像吳老師這樣以校為家的教師還很多,有人作過統計,在十二中連續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師有12人,連續工作15年以上的有23人。IAt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一所好的學校,老師肯教,學生還得肯學。”十二中校長吳董邦說,學生是教育的核心,我校在開展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的研究中,注重把被動接受教育變為主動接受教育,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挖掘他們的最大潛能,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