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城鎮化建設,吳金印想得很深。他覺得,城鎮化絕不僅僅是蓋一些新樓讓大家搬進去這么簡單,關鍵是要解決好群眾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為此,唐莊鎮做出規定,凡是因建廠、建社區、建公益事業等占地人均三分以上(含三分)的戶,鎮政府出資每人每年50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鎮里還規定,完全沒有土地的農戶,全家享受低保;現有土地人均三分以下(含三分)的農戶,60周歲以上的老人和17歲以下的孩子享受低保;現有土地人均五分以下(含五分)的農戶,60周歲以上的老人享受低保。同時保證每戶一至三口至少有一人就業,四至六口至少有兩人就業,七口以上至少有三人就業。鎮里還通過貼息貸款、提供信息服務等多種方式,扶持農村社區居民成立了種植、養殖、運輸等合作社,促進了居民就業,提高了農民收入。
吳金印深知無工不富的道理,所以多年來他始終把發展工業作為帶領群眾奔富路的重要途徑。上個世紀80年代末,唐莊鎮大力發展“石頭經濟”,辦起了100多家石砟廠、一家上規模的水泥廠和一批石灰窯,使西部山區群眾迅速致富。當發現粉塵污染給周邊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時,吳金印聽從群眾意見,決定關停污染嚴重的石砟廠和石灰窯。一些人想不通,感到心疼,吳金印就跟大家說:“咱發展經濟還不是為了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如果環境破壞了,就是給個金娃娃也不能抱,咱絕不能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事情!”最終,他們將8家規模較大、環保達標的石頭加工企業遷往深山區,其余的石砟廠、磚窯、石灰窯全部拆除。
10多年來,唐莊鎮先后投資5億多元,在10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修筑了五縱五橫10條高標準公路,鋪設供水管網6.5萬米,排水管網6萬米,建設110千伏變電站2座、小型變電站10多座,建設日供水1萬噸的水廠2個、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一座,西氣東輸的天然氣輻射鎮區各個廠礦和村莊,實現了路、水、電、氣、通訊、綠化、美化等七通一平。同時,在項目審批、土地使用、跟蹤服務等方面實行一站式、零障礙、心貼心服務。他們通過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前來投資建廠。
2010年,為了吸引世界500強企業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在唐莊投資建廠,吳金印一次一次奔赴該集團總部所在地上海,誠懇地邀請他們到唐莊考察。一連幾天,吳金印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兩眼熬得通紅。百威英博啤酒集團高層被吳金印的真情所打動,在綜合評估各方面條件之后,決定把投資27億元、年產啤酒100萬噸的項目放在唐莊鎮。該集團一位高管說,他們選擇唐莊鎮,除了這里的環境好、基礎設施完備之外,主要是欽佩吳金印的人品和能力。
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2011年2月20日,百威英博啤酒集團決定要在3月19日舉行唐莊項目奠基儀式。在短短28天內拉80多萬立方米土方、平出600畝大的工地,這是連對方都感到難以完成的任務。吳金印動員全鎮機關干部搬進工棚,展開工程大會戰。幾十輛鏟車、推土機,幾百輛大卡車日夜不停地工作,吳金印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在工程最緊要的幾天里,他更是徹夜不眠,硬是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了任務。該集團老總緊緊握住吳金印的手,說:“這是了不起的‘唐莊速度’,這是你們在百威歷史上創造的奇跡!”
接下來,世界500強北新建材來了,國內500強六和集團來了,國內最大的塑料薄膜項目銀金達開工了。目前,唐莊產業集聚區引進企業30多家,2012年該集聚區內的工業總產值達到33.8億元,財政收入超億元。在三至五年內,這個產業集聚區內的幾家大型企業,產值合計將超過100億元,稅后財政收入將超過10億元。
在溫康社區的馬路邊上,吳金印跟記者一板一眼地描繪著唐莊的“四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環境生態化的前景。他說:“說一千道一萬,誰能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群眾就愿意跟著誰。明白了這個理兒,我就想啊,一切為了群眾,是干部的職責,只要群眾還需要我,我就會一個勁兒地干下去,決不松勁兒……”
今年8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唐莊鎮西邊的龍山。這里原本是一座荒山,如今漫山的魚鱗坑像紛披的龍鱗,整座大山宛若栩栩如生的飛龍,600多萬株樹木已蔚然成林,置身其間,清風徐來,鳥語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