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繳費滿15年就能夠退休
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本決定實施后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部分職工因此存在一個誤區,以為只要參加養老保險并繳費滿15年,就能退休回家領養老金了。實際上對于勞動者來說,退休年齡才是最重要的一環,以男性職工為例,不到60歲,即使你已經繳了30年的養老險,也暫不能退休。
補繳養老險不是想補就能補
目前對于養老險補繳,單位應繳未繳而導致的養老險繳費中斷,有關部門是允許進行補繳的。而對于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來說,在領取期間是不能參加養老保險并繳費的。這也勢必造成個人養老險繳費年限一定程度的中斷,并且對于這一時段中斷的養老險繳費,有關政策是不允許事后進行補繳的。
■專家點評
養老金替代率短期難提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副院長孫潔教授認為,養老險是五項社保中制度最復雜、歷史遺留問題最多的一項保險,有關部門能做出養老雙軌制制度并軌的決定,已經是沖破了重重阻力,是一大進步。雖然進一步拉近公務員和企業職工退休待遇水平,特別是替代率水平,應該是有關部門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任務,但顯然這無法一蹴而就。
她分析說,如果硬性降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待遇,可能會造成新的社會問題。由于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參加養老險的制度尚未建設完成,參保工作尚未完成,而且當前有關部門確定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工作重點是加快實現全國統籌,因此短期內提高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水平可能尚不是有關部門的工作重點。
51社保網CEO余清泉則表示,相比提高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有關部門更應盡快降低養老險的繳費率。人社部曾表示,在列出統計數據的173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社會保險繳費率居第13位,確實高于16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養老保險繳費率偏高。余清泉認為,養老險中單位約20%的費率確實太高,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同時考慮到有關部門已明確表態我國將會逐步推出延遲退休的政策,企業繳費負擔還會繼續加重。因此降低企業繳費率是當務之急。
□醫療保險
就醫要盡量去自己選定醫院
關于醫保,有些參保者會忽略一項重要規則,除了A類醫保醫院和專科醫院、中醫醫院以外,大家就醫盡量要去自己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否則除急診外,你即便是去醫保醫院,診療項目也是醫保范圍內的項目,也得全額自費。
即使是在定點醫療機構,也并非所有的醫療項目都能醫保報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管理、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意見的通知》規定,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在非疾病治療項目類,包括各種美容、健美項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矯形手術等;各種減肥、增胖、增高項目;各種健康體檢等。治療項目類則包括除腎臟、心臟瓣膜、角膜、皮膚、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組織移植;近視眼矯形術等。此外,各種不育(孕)癥、性功能障礙的診療項目也不予支付。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也規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下列醫療費用,包括因交通事故等責任事故造成的傷害。不過對于責任在于對方,且能夠提供公安部門關于肇事方逃逸或無法查找責任人相關文字證明的,其醫療費用也可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半年“觀察期”只繳費不報銷
對于京籍職工來說,如果在解除勞動合同后60天內沒有參加醫保,后續選擇在職介、人才中心存檔以自由職業者身份自行參加醫保,就要面臨6個月的醫保“觀察期”了。在此期間,參保者需要繳費但不能報銷,6個月后才能正常報銷。不過不管京籍職工還是非京籍職工,即使在解除勞動合同后60天內沒有參加醫保,只要之后找到單位,通過單位參加職工醫保,即可“當月繳納當月享受醫保”。
對于京籍且一直在職介、人才中心存檔以自由職業者身份自行參加醫保的人員來說,假如中斷繳費3個月,那么他們再次在職介、人才中心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參加醫保,也要面臨6個月的醫保“觀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