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光伏“寒冬”遠未結束
不過,盡管各個企業對于如何“過冬”都各有各的“算盤”,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即便光伏企業大力“自救”,但這個“寒冬”仍然遠遠不到可以說結束的時候。
“我認為光伏產業在未來幾年內都不會有太大好轉,至少現在還看不到復蘇的跡象。”日信證券新能源行業分析師曾維強告訴記者,“其實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光伏產業就已經進入拐點了,在這之后光伏產業就是‘強者恒強’的情況,必然會有企業面臨退出破產。這個產業自然淘汰的過程中,大企業會相對好過一點,而中小企業恐怕會更痛苦一些。”曾維強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則認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當前“內外交困”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善,還需要重新審視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
“首先需要改變以往出口為主(如光伏產業)的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發展國內市場,避免成為披著‘低碳、高新技術’外衣的傳統出口制造業。‘中國需要發展一個怎么樣的新能源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由企業與許多部門共同參與,僅僅通過對外談判和‘反制’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