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掛云帆”這五年
十八大以來的中國政治經濟學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這是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同志以新一屆黨中央總書記的身份,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向13億多中國人民許下的重諾。驀然回首,今日之中國、今日之中國共產黨乃至今日之世界,已在過去的1500多個日日夜夜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6年12月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自2013年以來,有100余萬名黨員在反腐行動中受到懲處。習近平要求加強對政治權力的約束,創造一個“制度籠子”,確保黨員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文章認為,在領導層積極開展反腐斗爭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在鞏固執政黨根基方面正在發生質的飛躍。
“2016年,很多美國人已開始感覺到中國發展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在購物中心,在付款時——而且感覺到世界權力中心正從美國轉向中國。”2017年1月20日,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基辛格美中關系研究所所長羅伯特·戴利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撰文稱,“2016年,中國的宏偉規劃可能開始使天平向中方傾斜。”
西方世界的這種感覺在2017年1月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尤其強烈。德國《商報》在會議期間刊文感慨,“這個世界看上去好像顛倒了。即將就職的美國總統對世界發出實施懲罰性關稅的威脅。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發表了支持公正的全球化的主旨演講。當今世界最大的共產黨的領導人在達沃斯的經濟精英年會上成為維護自由貿易最強有力的先鋒。”
1月17日,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蘭紅光攝/本刊)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中,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分析說,十八大以來的四年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大事、議大事、干大事,綱舉目張,戰略布局和總體布局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重大進展,并使我國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所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24個主要指標完成率高達96%,為歷次五年規劃完成率最高的一次,“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特別是綜合國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首席專家陳東琪為《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解讀說,2016年中國GDP達到74.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高于印度的6.6%,三年后重奪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第一。按照IMF測算,2016年度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1.2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33.2%。而美國只貢獻了0.3個百分點,歐洲也僅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的貢獻率遠超所有發達國家之和。
四年多過去了,胡鞍鋼回顧認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手筆不斷”,最精彩也最有意義的一件大事,就是“四個全面”國內戰略布局加上一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國際戰略布局,為我國開辟了空前的“天時、地利、人和”新局面,也創造了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國際影響力、最具全球領導力的紀錄。
“黨中央順勢而為,應勢而動,乘勢而上,不僅進一步延長了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而且更加自信、充分地利用了這一戰略機遇期。”這位專注中國國情研究30余年的學者給出的結論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最大的成功是戰略決策的成功,而戰略決策的成功是中國成功的根本原因。”而支撐一系列戰略決策的基礎,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重大創新在過去四年里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