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每天按時吃藥, 怎么還越來越沒勁了?” 很多老年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 降壓的、降脂的、護胃的、助眠的…… 各色藥品、保健品 能擺滿半張桌子 看著讓人眼花繚亂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臨床藥師蔣嘯提醒: 藥吃得越多并不是給身體上了“多重保險” 相反會讓身體的“枷鎖”越重! 以下幾類藥同時吃最容易“撞車” 蔣嘯介紹,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多重用藥者占七成以上,平均每天服藥種類至少9種。以下幾類組合很常見,同時也值得大家警惕。 感冒藥+止痛藥 很多“感冒藥”本身就含消炎鎮痛成分,再加一片止痛藥,相當于疊加劑量,容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傷。 降壓藥+不同品牌“替代藥” 名字不同,成分一樣,老人常誤以為“一個早上吃,一個晚上吃”,結果血壓驟降,走路打晃、夜里摔傷。 比如常見的降壓藥:“絡活喜”“亞尼安”“安內真”都是氨氯地平。 降脂藥+保健品 “藥+保健品”組合最隱蔽。如紅曲中含類似“他汀”的成分,與降脂藥疊加,可能出現肌肉疼痛、乏力,甚至肌溶解、腎功能衰竭。 安眠藥+夜間感冒藥 兩者都有鎮靜、誘導睡眠作用,合用后容易昏沉、反應遲鈍。獨居老人夜里起夜,容易跌倒甚至骨折。 圖片由AI生成 警惕“同一成分不同藥名”! 蔣嘯解釋,在不同醫院就診,醫生開的藥名字看似不同,實際只是“穿著不同外衣”而已,藥理作用一模一樣,例如: 常見的降壓藥:“絡活喜”“亞尼安”“安內真”都是氨氯地平; 降脂藥:“立普妥”“阿樂”“美達信”都是阿托伐他汀; 感冒藥:“泰諾”“快克”“感康”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 名字變了,有效成分沒變。如果同時吃了兩種同成分藥,就會導致劑量翻倍,副作用也相應增加。老人的肝腎在默默負重,身體漸漸吃不消,出現疲乏、惡心、食欲差、頭暈等不適,卻常常被誤以為是“老年反應”,實際上是藥物疊加中毒的信號。 怎樣避免重復用藥? 看通用名,別只認商品名。要盡量記藥品的“大名”,而不是“小名”。例如“絡活喜”和“亞尼安”,通用名都是氨氯地平,就是同一種藥。 注意“復方藥”。名字里有“復方、合劑、日夜版”的,往往包含多種成分。再和單方藥一起吃,很可能重復。 換藥問清楚。醫生建議換藥后,一定要確認舊藥是否停用。很多老人不好意思多問,但這句“以前的藥還吃不吃?”一定要向醫生確認。 復診多準備。復診時帶上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的藥盒,或拍張清晰照片,醫生一眼就能判斷。千萬別“憑感覺”或“聽人說”。 家屬牢記三件事 幫老人列清單。寫上商品名、通用名、用途、服藥時間,最好貼在藥盒或冰箱上。每次復診帶上,醫生能快速了解全貌,避免重復開藥。 每3-6個月做一次“藥物體檢”。到醫院的慢病管理或藥師咨詢門診,讓醫生幫忙“查重、減負”。別怕“減藥”,科學地減藥能讓藥效更精準,身體更輕松。 定期整理家庭藥箱。丟掉過期藥,準備分格藥盒,早、中、晚各一格,誰看都一目了然。不要在床頭、廚房、茶幾多處放藥,容易重復用藥。 最后,老年人用藥,不是“多多益善”,而是“精益求精”!幫助老人科學用藥可以做到“三步曲”:多看成分、專業咨詢、定期檢查。

當創客遇上AI!福鼎校園掀起科創熱潮
AI賦能課堂革新,更有趣了!
《主播說福鼎》第六十期:太姥山洞道穿越
市委巡察四組向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黨組
林青開展“四下基層”調研活動
@所有人,就在今天下午4:30,互動抽好禮!
“智能buff”加持,福鼎的物流更快了!
福鼎:種源革新,科技育苗
市政府第二十次常務會議召開
全球首張白茶類世界級“金名片”!福鼎白
福鼎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高清)頻道正式開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兩男子深夜撬鎖,盜走1458個硬幣……
遇友吵架,男子“義氣助陣”,反“自投羅網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網絡中國節?中秋】餅花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