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福鼎市是“中國白茶之鄉”“世界白茶發源地”。在“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中,記者來到福鼎近距離觀察白茶產業,通過大數據賦能農產品溯源與品牌保護,“福鼎白茶”的招牌越擦越亮。 品品香茶業的智能化包裝流水線。 歷經二十年深耕,福鼎白茶已從山間嘉木成長為富民強市的共富支柱。2004年獲國家地理標志原產地保護,到2025年躋身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了守護這份珍貴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福鼎市全面推行茶園不使用化學農藥,實行基地化生態茶園管理。然而對于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模式,有效監管存在不小難度。 品品香茶業的茶園。 信息化技術為茶葉生產監管提供了新思路。福鼎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張青碧,是福鼎白茶大數據溯源管理系統推動者。2019年9月啟動大數據溯源平臺建設,以科技為筆,“從茶園到茶杯”實施全鏈條追溯。 “我們通過衛星遙感與無人機測繪,為全市36萬畝茶園建立‘數字檔案’,鎮村干部逐戶核對面積、品種等信息,公示后賦予茶青交易額度。”張清碧介紹,一條系列舉措從源頭錨定了茶葉“出生地”。 大數據加持下,茶農、茶企、經紀人信息全部錄入系統,發放專屬二維碼,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身份可查”。依托銀聯云閃付系統,茶青交易全程掃碼,數據實時上傳,確保“誰種的、賣給誰”清晰可溯。所有福鼎白茶產品貼標銷售,消費者掃碼即可解鎖產地、加工、流通全信息,讓“指尖一點知來路”成為常態。目前,平臺已匯聚3137家茶企、76046戶茶農、1664余名茶青經紀人的信息,覆蓋36.2萬畝茶園,累計發放溯源標超2000萬枚。 品品香茶業的生產車間。 福鼎白茶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振傳介紹,建立品品香茶產業聯合體機制,發展聯合體成員單位53家,鏈接農戶茶園3.5萬多畝,管理并輻射45000多畝的茶園基地。通過統一工藝技術、統一質量、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資金扶持,的“五統一”,實現對個體農戶經營的有效管理。 2024年,福鼎市茶園可采摘面積約31.91萬畝。全市茶產業綜合產值約155.18億元,茶產業提供就業崗位10萬余個,全國目前有福鼎白茶銷售網點1萬多個,38萬涉茶從業人員因茶致富、因茶興業。